人类的眼睛有“心灵的窗户”之美誉。尽管眼区在面孔内部所占比例较小,但传递了丰富的有关个体情感意图和行为动机的信息。已有研究证据显示,情绪性眼区较之于中性眼区能够优先捕获注意,获得优先性加工。然而,目前仍不清楚情绪性眼区的加工优势是否受注意资源的调节。为此,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罗文波课题组采用ERP技术开展了一项实证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采用了双目标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来考察恐惧和高兴眼区的优先加工是否受可获得注意资源的影响,并结合新兴的质量单变量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EEG数据进行了处理。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我们操控了T1的知觉负载水平(高负载,低负载)以及T2的情绪效价(高兴,中性,恐惧)。刺激序列消失后,被试需要依次完成2个任务判断:任务1是箭头图片中中央箭头的朝向;任务2是判断正立眼区的表情类别。

图1.实验流程图
行为结果发现,不论T1的知觉负载水平如何,高兴和恐惧眼区的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性眼区。脑电结果显示,N170和LPP两个成分参与眼区表情的加工,并表现出不同的活动模式。在N170成分上存在显著的情绪效应与半球间的交互作用:左半球上恐惧眼区比高兴和中性眼区诱发了波幅更负的N170;右半球上恐惧和高兴眼区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眼区,且前两者间的波幅差异不显著(如图2所示)。该结果不仅支持了右半球是面孔加工的优势半球这一观点,而且表明了N170成分与潜在威胁线索的自动化加工有关。在LPP成分上,恐惧和高兴眼区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眼区,且前两者间的波幅差异不显著(如图3所示),说明情绪性眼区获得了精细化编码并优先进入到工作记忆表征存储阶段。另外,N170和LPP的情绪效应均不受知觉负载因素的调节。

图2. N170成分结果图

图3. LPP成分结果图
本研究表明,由于高兴和恐惧眼区本身具有的生物和情绪显著性,它们能够获得自动和高效的加工,不受注意资源的调节。同时,本研究丰富和拓宽了我们对面孔情绪信息加工机制以及面孔情绪与注意间关系的认识。
该研究已在线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脑中心青年教师李帅霞和硕士研究生杨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何蔚祺教授和罗文波教授。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论文信息:
Li, S. X., Yang, L., Hao, B., He, W. Q., & Luo, W. B. (2023). Perceptual load-independent modulation of the facilitated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eye reg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190, 8-19. doi:10.1016/j.ijpsycho.2023.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