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新闻动态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界动态 >> 正文

群体情绪面孔整体编码与个体表征的关系

2023-06-09  点击:[]

群体情绪是个体情绪的延申。对于群体情绪的有效识别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分析迎面而来群体的当前状态以及行为意图,并引导我们做出适当的社会行为。研究者把人们能够识别群体面孔情绪的能力归结为整体编码(ensemblecoding)。但是群体面孔情绪的编码加工与个体情绪面孔的编码加工到底有何联系目前仍不清楚。

当前研究通过双侧视野呈现刺激诱发N2pc(经前人累积证据表明,该成分是项目个体化的主要神经指标),操纵面孔的呈现时间与呈现数量,考察个体情绪面孔表征与群体情绪面孔表征的关系。

结果发现,当刺激呈现时间较短时,行为上被试对群体面孔的情绪判断更准确,脑电记录的N2pc不受面孔数量的影响。但当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被试反而对个体面孔的情绪判断更准确,此外N2pc也随着面孔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刺激的加工时间是调节个体与群体情绪面孔表征的重要因素。这也支持了“时间依赖假说”,即在加工的早期群体表征可能已经初始激活,随着时间推移,个体表征会得到更加精细化的发展。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以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文章已在线发表于Biological Psychology。脑中心博士生刘人豪与已毕业硕士叶倩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何蔚祺教授。

论文信息:

Liu, R., Ye, Q., Hao, S., Li, Y., Shen, L., & He, W. (20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emble coding and individual representation ofcrowd facial emotion. Biological Psychology, 180, 108593. https://doi: 10.1016/j.biopsycho.2023.108593

上一条:情绪性眼区的优先加工不受知觉负载的影响 下一条:双语者语言控制的遗传基础:一项EE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