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作为信息结构的一种韵律标记手段,在许多语言和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会使用重读来标记语言中的重要信息,因此被重读的信息往往会得到听者更多的注意资源和更深的语义加工。重读可以通过激活一般注意网络,从而对语言理解产生影响。同时,情绪性刺激由于其突出的进化学意义也能够自动地捕获人们的注意,从而被人们选择性地优先加工。
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李卫君课题组开展了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通过控制句子材料中关键词汇的情绪显著性以及是否被重读,探索了口语句子理解过程中重读和情绪词汇的加工过程。
本研究为重读(重读 vs. 非重读)×情绪效价(中性 vs. 消极)的被试内设计。具体来说,每个试次中,首先同时呈现注视点(“+”) 和提示音300ms,随后“+”继续呈现在屏幕中央以减少被试眼动,700ms的间隔后,通过耳机开始播放口语语句。实验要求被试认真听句子,并将在两个实验系列中依次完成词汇探测任务和特质判断任务。在词汇判断任务中,被试需要既快又准地判断该词在刚刚播放的句子中是否出现过,出现按“F”键, 没有出现按“J”键,关键词汇不会被作为探测刺激;在特质判断任务中,要求被试判断句子中唯一形容词(关键词汇)的情绪语义是否消极的,或者要求被试判断该词汇是否被重读,是按“F” 键, 否按“J”键。


结果表明,重读词汇相对于非重读词汇诱发了N2、N400/MMN和LPC效应;消极词汇相对于中性词汇引发更大的N400效应;重读与情绪词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仅在重读条件下,消极词汇相比中性词汇诱发了更大的N400。这表明,重读在口语理解加工的各个阶段均自动化地引起额外的认知加工,而词汇的情绪效应到较晚期的时间窗才得以体现。重读能够调节不同情绪显著性的词汇的语义加工,促进了消极词汇的语义提取,且交互效应的分布还受到自上而下注意资源的调节。综合来看,情绪与语言之间存在高度的交互作用,在口语句子中,重读调节了大脑对不同情绪显著性的词汇理解,且这种影响很可能是通过调控注意资源完成的。
本研究不仅可以从一般认知能力角度,考察注意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探索不同类型的显著信息对语言加工影响的大脑机制,解决“人们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与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这一目前仍然有很多争论的科学问题;还能够为跨通道的情绪知觉的多重感觉皮层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究结果,对由注意缺陷导致的语言理解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该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1YJA190003)和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LJ2019016)资助。文章已在线发表于Neuropsychologia。脑中心硕士生孙逸梵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李卫君教授。
论文信息
Sun, Y., Sommer, W., Li, W.*(2022). How accentuation influences the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words in spoken language: An ERP study.Neuropsychologia, 166, 108144.
文章地址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22.108144.